02
为何只念“阿弥陀佛”
我们知道佛有很多,单以三世佛来说,就包括释迦牟尼佛与药师佛。那么,何以不称“南无释迦牟尼佛”或“南无药师佛”呢?
西方极乐世界的导师被称为“阿弥陀佛”,这名称蕴含了佛与法的真义。在汉语中,“阿”意为“无”,“弥陀”则可理解为“量”,“佛”翻译为“觉”,组合而成“无量觉”的意思。
在佛教中,“无量觉”象征着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觉的境界。
《观经四帖疏》中提到:“称念阿弥陀佛者,按照此精神修行:因有此信,必能得往生。”
因此,“阿弥陀佛”一名代表了整个佛法的根本,当信徒念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时,便是向无量觉与佛陀的归依。
此外,阿弥陀佛在世时许下的四十八个大愿也值得细说。
相传,在出家之前,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一样,皆为贵族王子。为了救度众生,令其摆脱生死轮回的苦恼,他投入了艰苦的佛教事业。
《阿弥陀经》中记载,在其为比丘之时,为表达献身佛教的决心,许下四十八个大愿。这些愿望之中包括:只需清净地称念十遍他的名号,便能往生极乐世界;若长时间坚持称念他的名号,心中不动摇、不被杂念污染,便可获得无量的功德,消除人生中的所有罪障……。
在他发愿后,奇迹随之而至,整个世界为之震动,虚空中神灵撒花,天乐回旋。
从此,佛教信徒们相信他的愿望必能成就,因此常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一是为了得无量的功德,消灭无边的罪障;二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。而阿弥陀佛随后也被尊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。
随着佛教传入中国,“南无阿弥陀佛”逐渐成为常见的佛号,后演变为所有佛的统称或代表。
中国佛教史上,著名高僧智者大师在其著作《十疑论》中提到:“念阿弥陀佛,就是念一切佛;生一净土,即生一切净土。”智者大师的意思是,称念“阿弥陀佛”,犹如念及了十方三世的所有诸佛、佛教三藏的十二部经文。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便是生赴所有的净土。因此,信众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并无取舍之意,念一声佛号之际,已然虔诚礼拜了所有佛。而且,因阿弥陀佛所发的大愿,信心坚定地多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内心常存佛法,必能带来福祉。
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常被用作信士或僧侣之间的问候,甚至成为了佛教中的口头禅,其意义在于,一方面表示佛门中人与人之间的尊重,也表露对三宝的虔诚。同时,也时刻提醒修行者要不断念佛、不离心,更要修正自心,调摄身心,避免妄念,时刻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善良。故请各位常常念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
来源 | 综合网络